中医治疗1.急性进展期:本期症状见趾腐黑湿烂、脓臭、坏疽蔓延、足部肿胀疼痛、皮肤紫暗、边界不清,甚至小腿肿胀,可伴有发热。
舌头暗红或淡,苔黄油腻。
本期湿热浸淫,病情进展迅速,善恶斗争激烈。
治疗清热利湿,营消肿。
常用的药物有:黄芪30g、苍术12g、黄柏12g、萆薢12g、赤芍12g、丹皮12g、银花12g、皂角刺12g、生地30g、白花蛇舌草30g、蒲公英30g、黄连9g、红花9g、忍冬藤15g、丹参18g等。
2.急性缓解期:本期疾病见足红肿消退,蔓延趋势得到控制,脓液减少,臭气逐渐消失,疼痛缓解。
此时湿热邪十去七八,正气亏损,正虚难以鼓邪外出,证明为湿毒瘀型。
常用药物有:生黄芪30g、太子参30g、丹参30g、白花蛇舌草30g、鹿衔草30g、白术12g、桃仁12g、红花12g、地龙12g、川芎9g、丝瓜络9g、忍冬藤15g。
重在益气扶正,活血通络,佐以清热化湿。
足部皮肤瘀黯,舌质黯而有瘀斑者,加水蛭12g、穿山甲30g、莪术15g;足部不温,脉搏微弱或消失,舌质淡边有齿痕,鹿角片30g、巴戟天,杜仲各12g、蚕茧9g。
3.恢复期:本期症见创面脓腐已去,新生肉芽红润,上皮爬生,疮面渐收,足部无红肿疼痛,全身情况平稳,此时邪热已去,而以病后气虚,阴阳失衡,脉络瘀阻为主要病机。
证属气阴两虚,络脉瘀阻型。
气血不行则疮口难以愈合,治应以益气扶正,和营活血为原则。
常选用的药物有:生黄芪45g、太子参30g、丹参30g、鹿衔草30g、党参15g、鸡血藤15g、白术12g、黄精12g、茯苓12g、山萸肉12g、红花12g、当归12g、地龙12g、川芎9g、丝瓜络9g等等。
偏阴虚者,加龟板,龟甲15g;偏阳虚者,加狗脊、巴戟天、蚕茧各12个g、鹿角片30g。